離開了托普卡比皇宮之後 接著要往我期待已久的藍色清真寺前進
路旁的紀念品店 每一家都看起來很好逛 可惜剛到伊斯坦堡的我們心態趨於保守 總覺得之後幾天還有充裕的時間可以慢慢逛 沒有必要一開始就扛一堆東西在身上
後來發現買紀念品的時間根本不夠!而且我們是跟團又不是自助 幹嘛怕搬東西啊?出國時有得買時直須買啊!(畫線)
路邊的土耳其式咖啡廳 好想進去坐喔!老闆阿伯準備得很認真
充滿土耳其風味的咖啡器皿 土耳其咖啡據說渣多 喝剩下的渣還能做占卜 很物盡其用
全世界各觀光景點怎麼都統一規格顏色的觀光巴士 到底為什麼? (疑惑)
看到許多戴頭巾的婦女 事實上 土耳其算是一個比較開放的回教國家 在土耳其國父凱末爾的倡導之下 戴頭巾的婦女其實並不多
蘇丹阿何密特 (阿密特?) 廣場很快就到了 因為這裡是鄂圖曼土耳其帝國時代皇室活動的範圍 所有觀光客最有興趣的景點 也是聯合國指定的世界遺產 都集中在這伊斯坦堡歷史區內 所以徒步就可以逛完這些地方 當然 你時間要夠多才行 因為每一個地方都值得你好好駐足欣賞
看得出來這有U型步道的地方是什麼嗎?
在東羅馬帝國時代 (歷史課情境悠然開啟) 這裡曾是個競技場 後來到了鄂圖曼土耳其帝國時代 這裡又變成貴族們的賽馬場
現在這裡則是個休憩的場所 而原先觀眾台的石塊據說後來變成藍色清真寺的建築材料之一
不過老實說 還真難想像它曾經是賽馬場的樣子啊!
這裡也矗立著充滿歷史意義的三座紀念柱
有半截在地底下的青銅色麻花捲狀 (誤) 的柱子是蛇柱 上面纏著三條大蛇 是君士坦丁大帝 (好熟悉的名字,來土耳其整個跑到歷史課本的世界) 從希臘搬來的 也是現存最古老的希臘時代紀念碑
後面的花崗岩柱是君士坦丁紀念柱 也是歷史悠久
至於這好像世界很多地方都有的埃及方尖碑是某拜占庭 (沒錯,就是那個拜占庭) 皇帝從埃及搬來的 變成了伊斯坦堡歷史最悠久的文物
觀光客到世界各地採買紀念品 古代皇帝則是到各地征戰也要帶點紀念品回家 才會有一堆甲地的歷史文物卻在乙地瘋狂出現的亂象 該在哪裡的東西就讓它在那裏吧!不覺得像大英博物館裡的浩瀚各國文物讓它的存在充滿諷刺嗎?其實一點也不光榮
一邊是聖索菲亞大教堂
一邊是藍色清真寺 兩個著名的建築物相對而立 不過我們只有安排去藍色清真寺 (估量是名氣大又免收門票 噓~)
藍色清真寺外觀的顏色是灰色的 除了清真寺特有的大小圓頂層層又疊疊的結構外 看起來其實蠻樸實的 不過藍色清真寺外觀上最特別的是它有六根叫拜塔 這其實是建築師聽錯蘇丹的指令 把黃金聽成了六 這麼一來可不得了了 因為回教聖地麥加的主清真寺也是六根叫拜塔 所以後來蘇丹只好為麥加的主清真寺再增建一根叫拜塔 好維持麥加最崇高的地位
大家可能不太清楚叫拜塔的功用 回教徒每天有五次禮拜時間 據說喚拜者會在這五個時間爬上叫拜塔 提醒大家禮拜時間到了 現在好像都是用廣播的
這五次時間還包括半夜!夜裡睡一睡會聽到叫拜歌聲 是一種很繚繞的中東式吟唱風 嗯 有種很特別的感受 還有團員錄下來回家當紀念 真是服了他了
因為在台灣回教勢力並不龐大 也不太了解這個宗教 這次來土耳其 對回教有更深的體認 也覺得要更尊重不同宗教信仰的人們以及他們虔敬的心
那麼 我們要正式進入藍色清真寺了喔 Follow me! (謎之聲: 妳還真以為自己在做節目啊?)
藍色清真寺其實是一個非常宏偉的建築物 在它牆下深深感受出自己的渺小 (謎之聲: 其實隨便站一個人旁邊都可以感受到妳的小個子吧!)
有人猜得出這鐵鍊的作用嗎?給你們兩秒鐘喔 (到底在跟誰對話呢?)
一...
二...
猜到了嗎?
據說是讓所有騎馬通過的人都得低頭通過 以顯示崇敬
回教徒在參拜清真寺之前 要先淨身 可以在這裡洗手、洗腳
在烈日下排了一會兒隊 領隊說這天人算是少的 我們就來看看這天藍色清真寺裡人有多少吧!
結果人超多的啊!藍色清真寺裡人聲鼎沸、摩肩擦踵 跟我想像中的清幽少女祈禱圖差好多!(謎之聲: 是妳喜歡預設一些沒有邏輯的畫面好嗎!)
沒關係 我還是可以忽略這些人 陶醉在我心目中的美麗藍色清真寺中 (相機開始朝上)
藍色清真寺之所以為藍色清真寺原因在於整座清真寺是用兩萬片以上的伊茲尼藍瓷磚裝飾而成 上面的精采鬱金香花色由紅、藍、綠色彩交織而成 構成了整個清真寺裡最迷人的風景
順帶一提 很多人提到鬱金香會想到荷蘭 事實上 荷蘭也是從土耳其引進的喔!
再來就是藍色清真寺裡絕對不遜於歐洲教堂的彩繪玻璃 陽光透過這些彩繪玻璃再融合清真寺裡的昏黃燈光灑落下來 呈現出一種超越現實的美感 (呃 如果旁邊人再少一點我應該就可以完全脫離現實了吧)
土耳其的藝術還有很重要的一員 就是阿拉伯文字 通常是可蘭經裡的重要教義 因為回教不崇拜偶像 所以就將虔敬之情轉寄到這些文字上 土耳其人將之發揚光大 做各種裝飾 甚至本身就成了一種藝術的象徵 也是很特別的一點 這些看不懂的文字不知為何地也似乎越來越迷人了 (瞇眼歪頭)
因為是清真寺 所以女生進來參觀要入境隨俗戴一下頭巾
話說之前在烏魯木齊的大巴扎中也有看到各種樣式的頭巾 有的還鑲鑽 也有看到豹紋 (?) 也是回教婦女的一種主要裝飾品 然後回教婦女好像偏愛黑色皮質包包
進來藍色清真寺是要脫鞋的 遊客們把自己的鞋裝在塑膠袋裡拎在手上 腳踩在這片紅色地毯上 有種厚實溫暖感 (實不相瞞 也有種異味感啦 所以我才一直無法脫離現實)
這片地毯也是欣賞重點喔!(放大鏡)
遠遠看地毯上的色彩分布恰巧形成了適度的間距 這也是信徒之間膜拜時的距離 然後男人在前面 女人得在後面 原因是怕女人在前面走來走去會讓男人分心
覺得怎麼自己心不清怪別人讓你分心勒?
藍色清真寺裡面很美麗 不過嘈雜的人潮與"層次豐富"的味道還是讓人有點想趕快出來 嗯 那就準備吃午餐啦!
餐廳有一幅畫 描繪出下著雪的伊斯坦堡 每天都被太陽曬得熱暈暈的我有點難以想像伊斯坦堡的寒冷
先上沙拉與熱湯 這時還對道地土耳其食物充滿好奇 (殊不知 嘖嘖 再度感嘆)
還有烤餅 熱熱香香地真不錯吃
主食是等了許久的烤雞肉 烤得鮮嫩多汁 等待果然是值得的
旁邊配的飯也很好吃 就是分量有點少
吃飽飯逛逛附近的紀念品店 每家看起來都很有特色 感覺很值得深入研究
有很多陶瓷磁鐵 鬱金香圖案很美
這家賣的羊毛氈帽子造型也太特別 戴出門需要一點勇氣 但真的很有趣
不過因為也才剛到伊斯坦堡 我整個老神在在 也不急著逛 覺得之後再慢慢看就好
好多磁磚形狀的小磁鐵 真可愛
真相是 跟團時間難掌握 最後還是沒有好好逛紀念品 有好多東西都沒買
好啦 上車了 隨便一戶人家門口的小角落都布置得很有風情
博斯普魯斯海峽邊 很多人正在做日光浴
做日光浴也不忘記要掛國旗就是正宗土耳其作風
博斯普魯斯海峽岸邊還真是美啊!很適合散步的地方 會有點熱就是了
常常在你以為跟一般歐洲地區很像時 突然出現美麗的清真寺提醒你這也是中東的一部分
接著 車子穿越加拉達橋 從伊斯坦堡的老城區到舊城區 這裡都還是歐洲的範圍
橋上有許多人在釣魚
這裡就是新城區了
感覺得出有什麼不同嗎?
這棟美麗的象牙白建築物就是新皇宮 -- 朵瑪巴切皇宮
據說裡面的華麗程度絕對不輸凡爾賽宮 不過同樣地 在這豪華的皇宮建成後 鄂圖曼土耳其帝國的命運也就差不多了
然後 我們正式穿過博斯普魯斯海峽 要到亞洲區了
土耳其有很多紅屋頂的房子
配上蔚藍的海真是漂亮的景色 曾經我以為土耳其的顏色就是黃黃舊舊的 到此印象已完全翻轉
另一邊就是亞洲區了 事實上 歐洲區只占土耳其的百分之三 整個土耳其有百分之九十七都是在亞洲區裡
一到亞洲區 看到很多新大樓 造型都很新穎 又跟歐洲區的景色截然不同
也會看到這樣新大樓與清真寺並存的畫面 (如果沒有清真寺我會想到新莊副都心 誤) 接著車子一路向東 往番紅花城前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