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我們第三次去京都,而且是全程待在京都的一次。
之前來關西旅遊都是住在大阪,因為太喜歡道頓堀的歡樂氛圍,堅持只住在那附近。事實上,從難波附近的道頓堀搭車到京都,比從梅田出發,是比較遙遠的,大約需一個多小時。
因此前兩次拜訪,即使覺得京都是一個很有內涵的城市,也只能來匆匆去匆匆,下定決心一定要來一趟專程的京之旅好好感受古都氛圍。
奇怪的是,儘管不是第一次來京都,每次來還是都從迷路開始,第一次去京都似乎還比較不迷路!?
這次光是找飯店就找了許久,明明是早班飛機,找到三井花園飯店京都新町別邸 (Mitsui Garden Hotel Kyoto Shinmachi Bettei) check in 出來也已經是傍晚了!
沒時間碎念,第一站趕緊來到之前一直錯過一直號稱是京都人廚房的錦市場。
唔,果然人家都收攤了啦! 只參觀到收攤後的錦市場。
肚子很空虛的我們只好來怒吃一風堂!
其實在台灣常吃但沒有特別驚豔,這次不知是餓了還是心理因素,覺得特別好吃呢!
回飯店路上看到這種萬能包巾,有好多圖案,包便當什麼都可以,好像應該買一條回來。
還有看到這家神秘的老店,好像是賣念珠的。
然後就默默回飯店休息,第一天就這麼收工了。嗚,人家可是一早起來趕飛機的啊!
隔天一早,充滿野心地 (?) 來到四条河原町,正要轉車之際,某人肚痛告急暫時消失一下。我獨自在街頭觀察早上的河原町看起來還真是文靜,與晚上的五光十色的七彩霓虹燈 (?) 差真多。
搭公車來到了東寺 (教王護國寺),為了趕一個月才舉辦一次的弘法市集。
下了公車,路上的人群都跟我們有志一同,大家默默走向同一個目的地,這種共襄盛舉的感覺很妙。
下起了雨,但市集還是照樣開張,這裡是從正門進來的景象。
看起來好像沒有很多攤位,但逛到後來根本攤攤相連到天邊啊! 光走完一圈就很不容易了。
許多很有在地味的攤位,刀具、漬物這些,當地人逛的多是老人家,也有很多是二手商品。
還有一些比較走文藝路線的手作攤位。
整個市集算是比較偏向古物市集,但東西還蠻五花八門的。
像這樣,以為逛得差不多了,換個方向完全要重新開始啊!
攤位真的是無邊無際啊,所以如果看到有點喜歡的商品想說等會兒確定再來買可能就再也找不到原本的攤位了。
奉勸大家下手要快,不過有些東西也不見得便宜就是了,市集感覺就是大家看奇檬子 (好有年代的用語) 的地方,開心就好。
東寺的象徵 – 五重塔,也是日本的國寶。映著荷花池,感覺甚是消暑 (只有看起來)。
看熱鬧的外行人,繞完一圈宣告東寺趕市集完成!
再來是去完很迷魂的茂庵後被放生獨自參觀的銀閣寺,就在哲學之道的另一端。
至於哲學之道櫻花滿開會是什麼模樣? 我應該還是很難知道吧!
先穿越充滿綠意的長廊,來到買票處。
進去之後,循著參觀路線不久就可以見到銀閣寺本人。
與金閣寺齊名,但銀閣寺不若金閣寺一樣金光閃閃,卻更顯一種樸實靜謐之美。
金閣寺像是華麗的和服豔光四射,第一眼就會吸引所有人的目光,而銀閣寺卻像是日常生活中所穿著的和服,色調沉穩,花紋內斂,反而更加雋永耐看。
下次再去京都穿和服的話 (?) ,要嘛走浮華誇張的路線,不然就走超不顯眼的古著風格! (莫名的決心)
回到正題,據說本來銀閣寺的確是計畫貼上滿滿的銀箔的,只是建造後期日本陷入戰亂,就沒有這份財力與心力完成了。但或許這樣才是比較好的,不然非要這樣金銀對照,瑞氣千條,好像也有點滑稽不是?
銀閣寺前有枯山水庭園,這是向月台,好浪漫的名字。
不過我怎麼想像有蘭陵王中的宇文邕在台上賞月啊!?
銀沙灘
第一時間有人跟我一樣腦中唱起 在那銀色沙灘上 嗎?
以上洗掉洗掉!
正經說,(謎之聲: 那妳剛剛是在耍人嗎?) 其實銀沙灘與向月台反映的是當時強調枯淡、幽玄的東山文化。
夏季的京都,不賞櫻、不賞楓、更不賞雪,所以對我來說代表色是綠色,但看著這些白色的細砂,卻讓我彷彿可以體現銀閣寺冬天下雪的景致 (又不用冷的皮皮剉)。
如果有一個下午,靜靜地凝視這樣的枯山水進行冥想,真的是會感受到禪意的流動啊!
參觀銀閣寺不是只有銀閣寺本身與前面的枯山水,在後方還有步道往山上走。
洗月泉,仔細玩味,也是個好浪漫的名字。
但其實好像是許願池!?
後山地面上盤根錯節,看了覺得療癒。(?)
在炎炎夏日一路揮汗爬山,正想開始埋怨時,回頭一看,捕獲了整個銀閣寺庭園與遠方的景觀,才知道辛苦是值得的。
再回到這長廊,旅人彷彿通過時空隧道,要回到世俗的京都了。
接下來去儘管觀光味十足,卻還是覺得最有京都味的祗園逛逛,下起了滂沱大雨。
雨天版的祗園,看起來似乎也黯淡了些。
想想艷陽高照的、紛紛細雪的、大雨中的祗園都收集到了。
只是這悶熱的雨天 也令人不由自主心煩氣躁了起來。
還好救星的標誌很快在擁擠的騎樓中出現 – 優佳雅(よーじや)Yojiya Cafe
Yojiya Café 在二樓,騎樓上只有一個小小的招牌,若非刻意尋找,還蠻容易錯過的。
よーじや 是京都著名的化妝品牌,在這裡是如假包換的咖啡店,著名的冏臉標誌也改成Q版的 logo。
撥撥衣裳上的雨水,找了個位子,把自己安頓好。磅礡大雨中,由衷感謝能有這麼一個舒適的地方躲雨。
Q版的 menu,看起來是橘皮 menu 封面貼上 logo 貼紙,但就是很可愛。
可愛沒有極限的餐巾紙與餐墊,好像比較適合少女來。(掩面)
連水杯都跟我耍起可愛。
隔著竹簾是咖啡店的另一邊,透著竹簾的畫面也很有京味。
也有販賣許多紀念商品。
不過老實說,我比較喜歡化妝品上的招牌冏臉,更有京都的感覺。畢竟,來京都不是為了耍可愛的啊!
還好招牌的藝妓冏臉可以在咖啡上的拉花看到。
我可以這樣與她對望良久。 (看誰先笑出來?)
為了看到不同顏色的拉花 (誤),另一杯是抹茶拿鐵。
然後,就開始惡搞拉花了。
唔,人家只是希望她開心一點,應該沒有太過份啦。
喝一喝藝妓居然跑出鷹勾鼻!?
嘿嘿,戴上太陽眼鏡使壞中!
喔,妳別走! (伸手)
這樣惡搞一番之後,莫名覺得療癒。(壞)
雨停了,當然也要去每次來京都必訪的花見小路漫步。
看這直白的告示,觀光客應該對京都造成蠻大的困擾。
這也不難想像,連牌子都拍成這樣了,何況是看到真的藝妓出沒?
哈哈,一家日式甜點的店。
有了樂樂之後,到處都會看到樂樂,發現樂樂生意也做蠻大的。
鴨川納涼床,京都經典的夏日景觀之一,不過在川床上用餐所費不貲啊! 所以一直沒試過。
京都有許多很妙的消暑良方,對貴船的流水麵線比較有興趣哈哈,但這次排不進去。
又回到除了早上,永遠都那麼熱鬧的四条河原町,京都市區幾乎所有的景點,這裡都有公車可以到達,如果都在市區活動的話,我覺得住這附近是最方便的。如果要去京都近郊,那京都車站就是不二選擇。
偷偷說,OPA 百貨好好逛,下次如果再來京都的話,一定要住河原町啦。
再來要介紹河原町兩家餐廳。
河原町這裡有一條花遊小路,是一條小巷,在新京極入口處旁,裡面有很多餐廳,如果沒注意其實真的很容易錯過呢!
這兩家餐廳都在花遊小路上,第一家是我一定要鄭重推薦的超好吃餐廳 – なんだっ亭。
老闆是一位和氣的大叔,整家店上上下下都由他一人打理,超強的。
黯然消魂 (誤) 叉燒飯。
帶有甜味與烤肉香的絕品,真的好吃到會想流淚啊!
咖哩沾麵,某人的最愛,還附上一碗白飯,絕對吃得飽嘟嘟!
這家餐廳的餐點很單純,不過樣樣都是精選集啊! (現在的年輕人有聽過精選輯嗎?)
不只餐點是不得了的好吃,還不貴呢,來京都一定要來嚐嚐啊!
另一家餐廳 -- さらさ花遊小路,也在附近,據說是京都著名的連鎖咖啡館「さらさ」咖啡旗下的分店,食物種類眾多,是一家再晚都能去的咖啡店。
さらさ花遊小路入口處,滿滿的畫報風格。
一樓有點酒吧風格,但沒什麼人。
於是爬樓梯到二樓,樓梯間都是漫畫,感覺可以在這裡待很久的地方。(謎之聲: 妳是看得懂喔?)
超花俏的菜單,上面有很多漫畫風的插畫,食物種類也超多,還有號稱點了會讓女友展笑顏的餐點!?
不過放眼望去,整個空間塞滿青春的氣息,完全是年輕人待的地方啊! ,老身不自覺撫起鬚啊! (<-- 很容易自我放棄的中年婦女)
這兩家餐廳都會於新京極通裡的花遊小路,新京極通是有遮蔽的商店街,但跟逛習慣的大阪的心齋橋不太一樣,這裡走的是庶民風,也有著與印象中優雅的京都完全不同的形象,乍看之下似乎不太相襯,但這或許也是京都的另一面吧!
越夜越美麗的河原町。
說到吃的,在京都的最後一天,我們住在京都車站附近,裡面有許多百貨商場,本身也是個覓食的好去處。
日本真的是一個不用見到天空就可以逛得流連忘返的地方。
某人也在這裡捕獲朝思暮想的炸牡蠣,當然重點是價格也要夠經濟實惠才值得拿來說嘴。
這次京之旅的最後一個正式景點 -- 震懾人心的日本國寶三十三間堂。
三十三間堂的正式名稱是「蓮華王院」,供奉著觀音,因為正殿總共有三十三根柱子而得名,可以想見是一棟非常長寬比非常懸殊的巨型木造建築,所以維護就更不容易了。
至於為什麼是一棟形狀如此特別的建築物,因為裡面有千尊以上的觀音立像,中間還有一座大型的千手觀音像,非常地驚人!
進去參觀要脫鞋,裡面也不能拍照。不過這也是好的,因為千尊觀音在眼前的震撼,值得在心中好好留存。
如果你覺得去京都都是一堆大同小異的神社,三十三間堂很值得你列入行程親臨其境感受這份震撼。
離開三十三間堂,再度跳上公車,捕捉夏日京都定番街景。
來到京都帆布包的夢幻逸品 – 一澤信三郎帆布,位於知恩院前的東大路通上。
有關一澤信三郎的故事,在網路上可以很清楚地找到他們兄弟䦧牆的故事,在此就不贅述了,2011已與一澤帆布合併。
喜歡「布包」這個字,是一澤信三郎創造的漢字,意思是皮包的「鞄」的革字邊變成布字旁,指的是以帆布製作的包袋。
一澤信三郎的帆布包強調職人手工,本身就是藝術品,自然也不便宜。我們趕在閉店前進去,本來希望可以帶一只一澤信三郎的帆布包回去,不過在閉店時間壓力下匆匆左尋右覓,似乎很難對任何單品下定決心,也只好摸摸鼻子出來讓人家休息。
我想逛街還是需要點閒情逸致的,尤其在京都這樣的城市,快狠準並不適用。
離開京都的前一天,又回到河原町,炙熱的午後,跟前兩天下著大雨的景緻截然不同。
是的,沒錯,在京都的最後一晚,我們又去なんだっ亭這美味又經濟實惠的地方,放心地大快朵頤。
最後一晚住的是京都車站旁的飯店 – Sakura Terrace the Gallery。
最後在關西空港吃的壽司,機場賣的,所以不太便宜,但味道有到「味」,也為這次旅程劃下完美句點。
這次的京之旅,除了第三天住美山町的民宿必須使命必達地到達之外,幾乎不趕什麼行程,喜歡的地方就重複去亂待。這樣也很好,不需斤斤計較,也無須行軍式旋風地掃來掃去,旅行也許就是為了這樣亂走一通吧!